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其他类型 > 请问怎么当神明?很急! > 第062章 下意识走入的误区(求追读)

底色 字色 字号

请问怎么当神明?很急!:第062章 下意识走入的误区(求追读)

    关闭游戏后,乐正躺在沙发上,辗转反侧,有些睡不着。

    原本他以为,27个人,自治也没啥问题。

    可没想到,因为生活方式的泾渭分明,以及彼此间的陌生与隔阂,居然一下子出现了问题。

    除此之外,那些牲畜也是个问题。

    他前几天买来的牲畜数量可不少,眼下都是苏珊、提姆他们在照料。

    这主要是考虑到张新他们刚刚定居,连屋子都没建好,只是草草搭了个窝棚,生活没有安定下来,恐怕没有余力。

    事实上,如果不是犁和耙大大减轻了耕地的工作量,苏珊、提姆他们也没有余力照料牲畜。

    最关键的是,那些牲畜是公共财产,哪有只让一部分人为此付出的道理?

    短时间内没问题,时间一长,任谁都会有怨言的……

    等等!

    公共财产?!

    乐正猛地坐了起来,再也睡不着了。

    他突然意识到一個非常严重的问题!

    与这个问题一比,新旧村民的融合问题,牲畜的照料问题根本不值一提!

    那就是——他交易得到的货物,要作为公共财产吗?

    对于这次的交易所得,以及今后的交易所得,乐正原本的打算很简单——交给村民们,当作公共财产,以便发展势力。

    乍一看,没什么问题。

    可他突然发现,这种做法恐怕行不通。

    因为一旦他将这些东西交给村民们,那就变成他们的财产了(哪怕是公共财产),如此一来,当有新人加入时,就会涉及到分蛋糕的问题。

    这跟招收移民是一个道理。

    理论上来说,每有一个移民加入,现有国民的蛋糕都会被分走一部分,可因为基数足够大的缘故,普通人是察觉不到的。

    而只要招收的移民能产出足够的价值,就可以抹平影响,甚至将蛋糕做得更大,最终使得所有人都获益。

    但问题是,乐正的势力并没有那么大的人口基数,形成不了缓冲。

    27个人的势力,哪怕只新加入10个人,分蛋糕的影响都肉眼可见的明显。

    每天能喝到的牛奶变少了,每隔一段时间能吃到的猪肉变少了,谁能接受这种事?

    这种排他性不仅容易滋生冲突,还会大大拖慢发展速度。

    因为既得利益团体不愿意有新人加入。

    虽然他可以以神明的名义,强制扩充人数,可那样做势必会引发不满。

    这是人性。

    乐正没有丝毫兴趣去挑战人性。

    诚然,那些东西都是他这个先知之神得来的,按理来说拥有绝对的分配权,可前提是——他没有给出去。

    他一旦给出去了,充作公共财产了,人们就会想:“这些东西既然给了我们,您怎么能又将它们从我们手中拿走,再分给别人呢?”

    老实说,乐正觉得这种想法完全正确。

    给出去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了。

    他就没有再分配的权利了。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不应该把自己的交易所得充作公共财产。

    至于直接分给他们,那样问题更大。

    如果每次交易所得都直接分给村民,势必会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

    可能,到时候苏珊他们富得流油,新加入的村民却只能从搭窝棚开始,然后等待先知之神下次分东西。

    这特么何止是贫富差距巨大啊?

    这简直是贫富差距巨大的蛀虫社会!

    而且,这同样存在一个分蛋糕的问题。

    先加入的会觉得后加入的分走了原本只属于他们的蛋糕,后加入的会觉得先加入的分了太多好处,不公平,甚至会要求重新分配。

    思来想去一番后,乐正觉得,自己的交易所得只能作为自己的私产。

    这让他有些苦恼。

    他是个不太见得别人受苦的人。

    所以,在向黑山部落购买了大批牲畜后,他大手一挥,一人一只鸡,开心开心。

    不仅如此,他还打算让村民们每隔一段时间杀一只猪,改善一下伙食。

    事实上,他已经很克制了。

    游戏里的这些资产对乐正来说没什么意义,成本也很便宜,只是一点胡椒而已,他恨不得将这些东西全发给自己的村民。

    没那样做,纯粹是因为当时想着要将那些东西当作公共财产。

    可他忘了,就算是当作公共财产,那也是直接给他们了。

    只不过不是分配到个体,而是转让给了他们这个整体。

    但究其本质,还是给他们了。

    而给了他们,那就是他们的东西了,他们怎么可能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有人加入进来分他们的蛋糕呢?

    倘若乐正拥有足够多的人口,那么,他将自己的交易所得充作公产,没什么问题,甚至引不起什么波澜。

    这一来是因为,人口一多,人均分到的蛋糕就少了。

    二来是因为,足够多的人口能形成缓冲,正如方才所言的移民问题。

    又或者,倘若乐正的村民们足够富裕,那么,他将自己的交易所得充作公产也不会引起什么问题。

    因为届时他们未必有多在乎那份蛋糕。

    可眼下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个假设一个都不符合。

    村民们人数太少,又太穷,而他的获利又太丰厚,导致若直接充作公共财产的话,那份蛋糕会看上去如此显眼,以至于人们很难不意识到它。

    可以说,乐正眼下碰到的问题,其实是发展初期才会有的问题。

    但发展初期才会遇到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处理。

    事实上,恰恰因为是发展初期,他才更应该小心处理,以免打出一个矛盾重重,千疮百孔的地基。

    乐正仔细回顾了下自接收货物后下达过的神谕。

    一人一只鸡,没事,可以拿“庆祝”说事。

    以毛皮为主的那些物资,他给出去了。

    既然给出去了,那自然不好再要回来。

    算了,下不为例即可,只这么一次,问题不大。

    让村民们每隔一段时间杀一只猪,改善一下伙食,这事儿问题很大。

    因为倘若让他们自己决定,就会给人一种“那些东西是他们的”的错觉。

    幸好乐正还没说这事。

    侥幸侥幸。

    不能直接分,也不能充作公产,可若作为纯粹的私产在那放着,又无疑是极大的浪费。

    所以,他应该用任务、奖励的形式一点一点发放给他们,让这些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劳动所得。

    也就是之前说过的“激励”。

    激励……

    想到这个词,乐正不禁一愣,旋即沉思起来。

    他明明早就意识到直接接济村民们会有诸多不妥,为什么这次还是会走入误区,下意识地想要将交易所得充作公共财产呢?

    充作公共财产,难道就不是直接给他们了?

    ——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