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干宋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得胜班师(求月票!)

底色 字色 字号

干宋:第二百四十三章 得胜班师(求月票!)

    干宋正文卷第二百四十三章得胜班师从李存率大军包围东京汴梁城,到赵宋王朝将李存索要的战争赔款交齐,前前后后其实总共也就一个多月时间。

    尽管李存并没有让人攻破东京汴梁城,但逼得赵宋王朝同意将河北、河东割让给大乾王朝,又拿到了这么多的战争赔款,李存这次伐宋其实也算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另一方面,李存也看出来了,在赵桓领导下的宋军,应该是不敢再在自己围城的情况下轻举妄动了。

    所以,等大乾王朝的最后一艘纲船离开东京汴梁城南下了之后,李存派韩昉入城,代替自己跟赵桓辞别。

    李存的辞别书如下:

    「洪武五年二月八日,大乾皇帝陛下致书于大宋皇弟:

    昨者朕气愤贵朝与金国联合攻打我朝燕云地区,御驾亲征,直抵京城。伏承皇弟嗣位,再请修好,遂依元奉诏旨,酌中计议,着定盟约。日复贵朝女干臣误国,妄起衅端,干是当司,实怀疑愤,乃蒙辰翰,谕以孤危哀痛之诚,重遣同气近姻之质,深谅大信,克保有终,前日之盟,非此为比。且自大军之来,资索颇多,上渎聪明,下贵民庶,事在不已,固非乐为。窃惟兵火一纵,收之实难,自非皇弟仁明违略,屈己爱民,安能使此祸危翻然为福?

    今兹大计已定,而后无以旧事为念,惟其永惇诚义,共保生灵,安定社稷,永固和好,遂令城下诸军退保旧寨,须是即日班师……」

    见李存如约退兵了,赵桓大喜过望,连忙派开封府少尹王时雍等人,携带茶果、龙脑、酒药等许多礼物,前去辞别李存。

    紧接着,赵桓又派遣王球和郑望之充任送路使副,持书前往青城,去为李存送行。

    赵桓这就差直说:

    因为李存所率领的这支大军是千里奔袭、孤军深入、现在远离本土,自李存往下,无不担心,他们退兵时,会遭到宋军在半路伏击,或者遭到宋军的追杀。

    不过——

    李存清楚赵桓优柔寡断又摇摆不定的性格,因此,李存估计,宋军肯定会追击和半路伏击自己这支孤军,但由于他们内部不可能轻易达成统一,他们的行动速度,肯定不会太快。

    所以,李存根据自己的判断,制定了一个稳妥的撤军方案。

    基于这个撤军方案,早在几天前,李存就将赵福金、赵多富、李师师、赵元奴、王仲端、花想容、赵串珠、崔氏等军中的所有女人夹在货物当中,由东府军和中府军护送去了应天府。

    紧接着,李存命令赵立率领军中的步军带着所有辎重先行北上。

    直到了二月十一日这天,李存收到步军已经过了黄河,并将黄河防线及浚州黄河大桥给控制住了的消息,李存才亲自率领所有马军北上。….

    见乾军真的全部撤走了,赵宋王朝的大臣,无不欢欣鼓舞——他们普遍以为,赵宋王朝所面临的危亡局面已经结束,东京汴梁城应该马上解除戒严,恢复常态。

    种师道得知乾军全都撤走了以后,立即进宫跟赵桓说:

    李梲等主和派的大臣一听种师道还想主动攻击乾军,立即就从一旁劝赵桓,说他们消耗了大量的财富,又忍受了无尽的屈辱,才好不容易跟大乾王朝签订了永久和约,将乾军给请走了,千万不能再破坏和约,去招惹强大的乾军,给乾军借口,让乾军再打回来了。

    赵桓也觉得,乾军刚刚撤军,还没有走远,就贸然派兵去追击乾军,万一激怒了李存,让李存率领乾军再卷土重来怎么办?他现在可是没有妹妹再讨好李存了。

    所以赵桓坚决不采纳种师道的建议。

    作为一个打了六十多年仗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军事家,种师道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赵宋王朝唯一能够避免灭国甚至是扭转乾坤的机会,若是丧失了这个机会,赵宋王朝可能就危险了。

    可赵桓和那些主和的大臣就是不同意种师道率兵去追击乾军。

    种师道对此心急如焚,以至于急火攻心,这使得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的种师道一下子就病倒了。

    乾军撤军,在很多赵宋王朝的大臣看来,是在赵桓的带领下,他们赵宋王朝取得了东京保卫战的胜利,并将这场跟檀渊之盟相提并论。

    可是也有忠直有识之士认为,澶渊之盟时,赵宋王朝向辽国支付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的岁币的同时,辽国归还了赵宋王朝被辽国占领的瀛、莫等州疆土,双方各有得失,是一次对等的谈判。而这次很明显是城下之盟,赵宋王朝完全是接受单边惩罚,而且这个和约除了赔款就是割地,除此之外,赵宋王朝还送了三个帝姬、一个太妃、无数礼物给李存。

    对于任何政权来说,接受这样的一个极不平等的和约,都绝不会是一种胜利,而是一种毫无争议的屈辱。

    对此,赵桓心里其实也很清楚,只不过,他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窝囊罢了。

    所以赵桓只能自欺欺人的把这宣传成为一个胜利,然后大肆庆祝。

    很快,赵桓就以庆祝胜利的名义下诏大赦天下,诏曰:

    「朕嗣承圣谟,获绍大统,适边廷之懈弛,致郊畿之绎骚。荷天之灵,俾敌悔祸,既遣使而讲好,遂以盟而退师。载惟千里幅员,罹屠掠之苦;四方遐远,多调发之勤。兵屯撄守扞之劳,编户伤括输之急。朕每念此,恻然痛心,不能保绥,乃使重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是用疏旷荡之恩,沛汪濊之泽,嘉与海内,底于丕中,可大赦天下……….

    接着,赵桓又给民众下了道保证书来阐明他的执政理念与态度:

    ——从赵桓的诏书上不难看出,赵桓确实有心发愤图强,至少说得很好听。

    看到赵桓的表态,有些人天真的认为,导致乾军伐宋的罪魁祸首是赵佶,赵桓完完全全是给赵佶背锅的,满打满算,赵桓登基都不到两个月,应该给赵桓一些包容和时间,不过也有一些对赵桓的所作所为很了解的人私下与人说:

    乾军撤军后的第三天,赵桓与赵宋王朝的一众宰执大臣在延和殿商议施政方针。

    徐处仁提议:

    前几天,吴敏突然间提议,令李邦彦落致仕,重新担任太宰。

    吴敏给出来的理由是,少宰张邦昌被李存给带走了,根本无法上朝处理政事,要是太宰也不在朝中,两个宰相之职全都虚位,赵宋朝廷根本无法处理政务。

    赵桓仿佛忘记了五、六天前陈东等太学生上书,搞出来的那场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暴乱,他竟然直截了当的就同意了李邦彦落致仕,继续担任赵宋王朝的太宰。

    吴敏很清楚,李邦彦的名声现在已经臭大街了,可为了得到赵桓的宠信,为了将李邦彦请出来斗徐处仁、种师道等主战派,吴敏还是帮李邦彦复出了。

    由此也不难猜到,曾经也是主战派的吴敏,现在已经倒向了主和派。

    此刻,听见徐处仁还要去招惹乾军,破坏他们好不容易才谈下来的和约,李邦彦、吴敏等主和派,纷纷出列表示反对。

    李邦彦厉声说:

    徐处仁毫不退让的反驳道:

    赵桓觉得徐处仁的话很有道理,所以批准了徐处仁的提议,并立即就下令,让姚古、种师中、折彦质、马忠、范琼等宋将立即率兵北上,护送乾军回师。

    种师道得知此事了之后,不顾身体的不适,悄悄告诉一众宋将:….

    很快,就有十余万宋军奉命北上,截击乾军……

    与此同时,右司谏陈公辅挺身而出,弹劾李邦彦及其党羽王孝迪和蔡懋弄权误国,请赵桓罢免他们的职务。

    陈公辅在政和三年以上舍及第第一名的身份进入官场,他先是被授予平江府教授,后到越州任应天府少尹,除秘书朗,不久前,赵桓登基,升陈公辅为右司谏。

    陈公辅忠于职守,崇尚气节,敢于直言。

    陈公辅给赵桓上奏说:

    陈公辅这个奏章一上陈,本来名声就已经极臭的李邦彦,立即就又陷入到了民众的攻击当中,到处都是请求赵桓治李邦彦误国之罪的声音。

    李邦彦见此,知道他这个宰相当不下去了。

    李邦彦于是主动找到赵桓,对赵桓说:

    得说,李邦彦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他已经不适合再当宰相了,所以主动上书赵桓请求致仕,没让赵桓太过为难。

    ——赵桓在当太子的时候,李邦彦为了跟王黼斗,对赵桓就多有庇佑,在赵佶禅位之时,李邦彦也曾给过赵桓很大的帮助,因此赵桓对李邦彦的感情很不一般,以至于赵桓明知道李邦彦有之称,跟他的三观有些不太一样,也让李邦彦做了宰相。

    可是现如今李邦彦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迫于舆论的压力,李邦彦又这么识趣,赵桓也就顺势让李邦彦致仕了。

    不久之后,赵桓下旨,免去李邦彦、王孝迪和蔡懋在朝廷的职务。

    ——王孝迪随后担任醴泉观使,蔡懋随后担任大名府府尹,李邦彦则请求补足其守孝的时间,赵桓准奏,命他前去提举亳州明道宫。

    李邦彦等人被罢职了之后,赵宋王朝的决策中心又进

    行了改组,形成了新的领导班子:….

    以张邦昌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吴敏为少宰;徐处仁为中书侍郎,兼职知枢密院事;唐恪为同知枢密院;耿南仲为尚书左丞;李梲为尚书右丞……

    ……

    由于奉命北上追赶乾军的宋军是分头行动,所以他们进军的步伐很不一致。

    其中最快的就是,奉种师道之命去追击乾军的马忠和范琼所率领的两万骑兵,他们仗着马军的速度快,很快就追过了黄河,然后继续沿着乾军的足迹北上。

    而姚古、种师中、折彦质等部,由于接到的命令比较晚,又有大量的步军行军速度比较迟缓,使得他们迟迟都没能赶到黄河沿线。

    值得一提的是,姚古、种师中、折彦质等军之所以行军迟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姚古、种师中、折彦质等军接到了两道完全不同的命令。

    ——枢密院给姚古等宋将的命令是,让他们追击乾军。而三省给姚古等宋将的命令则是,令他们小心将乾军护送过黄河。

    赵宋朝廷的政令不一,让姚古等统兵在外的宋将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且,要是按照三省的命令,他们只要到了黄河,就算是完成命令了。

    其实——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还是主战的跟主和的在内斗,而赵桓又始终战和不定导致的。

    主和的吴敏、耿南仲等宰执认为,一旦赵宋王朝跟大乾王朝开战,撕毁了他们好不容易才签订的和约,必定后患无穷,他们说服了赵桓,然后派人火速前去追赶宋军,严禁各军出兵攻击乾军。

    害怕军队擅自出击,这些主和派还派人给各军送去一面上书的军旗,竖立在各支宋军的中军大帐前。

    后来,乾军大将岳飞奉李存的命令,领兵南下攻入南北关,然后攻破隆德府,占领了高平县。

    【稳定运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huanyuan.】

    赵宋王朝的不少官员得知此事了之后,大骇,他们担心岳飞率军南下,是再来攻打东京汴梁城的。

    赵桓急忙召集一众宰执开会,商量对策。

    宰执们纷纷向徐处仁发难,埋怨他和种师道去招惹乾军,让赵宋王朝又陷入被动的局面。

    徐处仁自信的说:

    虽然徐处仁这么说,可吴敏、耿南仲等主和派的人还是背着徐处仁去找赵桓,渲染这次危机。

    赵桓被吴敏、耿南仲等主和派的人说动,暗中派人持金字牌疾速北去,追赶就快要追上乾军的马忠和范琼所率领的两万宋军骑兵。

    马忠部和范琼部此时离乾军殿后的关胜部只有二十里路,关胜部甚至都已经停下来,准备跟马忠部和范琼部交战了。

    可就在这时,马忠和范琼接到了赵桓的撤兵诏书。

    马忠和范琼扼腕不已,因为关胜部只有一万人马,他们有很大可能性战胜乾军,完成震慑大乾王朝的目的。

    可皇帝的命令,马忠和范琼哪敢不听?

    没办法,马忠和范琼只能下令停止追赶乾军,按原路返回。

    徐处仁听说赵桓下令撤军了,立即跑进皇宫中面见赵桓,跟赵桓摆事实讲道理,说不击败乾军一次,赵宋王朝就有灭国的危险。

    让人眼球碎一地的是,赵桓竟然又被徐处仁给说服了,下旨让各军继续追击乾军。

    等这波传旨的人追上马忠

    和范琼时,马忠和范琼已经遵照赵桓之前的命令撤军了,此时都已经快走到黄河了。

    接到赵桓还得去追击的圣旨了之后,马忠和范琼相视苦笑,然后只能强打精神继续去追击乾军。

    可等马忠和范琼率领两万骑兵再次追上乾军时,已经到了大乾王朝控制的区域。

    马忠和范琼再看看自己手上这两万来回跑了好几趟身心早已疲惫的人马,仰天一叹,然后只能遗憾退兵。

    就这样,李存无惊无险的就又得胜班师了……

    ……

    ……

    求月票!.

    任鸟飞

    bq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