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未济唐 > 第六十一章 上元天

底色 字色 字号

未济唐:第六十一章 上元天

    “好好好...望zhe挂,都挂好了,整齐点儿...”

    王琳留在太极宫,那长乐坊的事物,自然是王博和王宁兄弟二人说了算。

    “这雪突然之间,怎么这么大?好多人都把手脚给冻没了。”王宁说。

    “不知道,真是奇了怪了,从未听说雪会突然长高的,这走路都要用上游泳的姿势了。”王博狗刨两下道。

    “你说,大哥这次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王宁小声说。

    “不要质疑大哥,王家能从山沟沟走到长安城,全赖大哥,这些年,你可曾发现他有过丁点儿的错误?”王博道。

    “正因为没有,所以我才会这样担心,你要知道,事情不可能只在好的一面一直发展,我有预感,咱们王家可能做了出头鸟了。你说这一百零八坊,除了铁了心跟着妖童的那几家,其他那么多家,大部分都已经找着靠山了吧?”王宁有些担忧的说。

    “嗯,你说的也有理,但我还是听大哥的,我可不像你,整天忧心忡忡的,走一天,算一天,你整天想那么多,也没见你比的上大哥的。”王博不以为意。

    “我要跟你一样没心没肺,大脑袋一撮,我也好了。”王宁白了自己这兄弟一眼,这家伙,总是吃现成的。

    雪无端的就变大了,长安城内,多的是猝不及防的人,也亏得这世道不死人,大家冷了点,惨了点,但明天,终归又是一天,更何况,也有那么些喜欢下雪的人,喜欢“大字躺”的躺在雪堆儿里。毕竟,这还是上元节,在有些逗比的眼中,这突然暴增的雪,还是一个捉迷藏,挖地洞的好场所。

    天色渐暗,各方势力准备着自己的灯笼,长安城维和理事会在妖童的统一要求之下,设计出一款以孝道为主题的灯,大致意思是尊老爱幼,呼吁爹娘,孝敬孩儿;呼吁孩儿,照顾好爹娘。

    “尤其是爹娘的教育问题,十分重大。”妖童内心发出一声怒吼,显然,他这爹最头疼了。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他这做儿子的,心里一点数都没有。

    不说妖童想到自己的爹是如何的痛心疾首,此时这长安城里,早已挤进百万的人口。

    朱温之前的担心并不是无的放矢,洛阳城可不在小花方圆五里之内,这里的雪下的很小,地上只是浅浅薄薄的一层积雪,天上的雪花也如他这大梁朝一样,让人看不到多少生机。

    洛阳城的人口少了十分之七,而且走的大部分都是干活的那些人,往日里大家对这些人呼来喝去的,觉得理所当然,有时候恨不得一脚踹死那些笨手笨脚的家伙。但现在,洛阳城众多权贵在上元节这天大眼瞪小眼,纷纷在脑海当中设计出的灯笼,却苦于无人执行,更可怕的是,他们只能在厨房或者大堂内干等着,希望这里可以刷出些吃的。

    平日里,他们住的这些大宅大院里面,是有专门的粮仓,他们都是大人物,才不要吃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刷出来的食物,他们有房有田有粮,只要命令下人们去取出粮食做好就行了。

    可现在,人跑了,他们除了骂娘之外,就是骂几句朱温无能了,祖上传了多年的家业,到了他这一辈儿,给败坏的差不多了。

    “现在想到收买人心了,有些迟了。”有老者在大宅前厅内,扶手叹息。

    不管怎么说,梁朝的这些权贵,早已经和朱温困缚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朱温拿出很多珍藏的功法,洛阳权贵几乎是人手一套,看朱温的意思,显然是想用这些忠心于他的“精英人士”,打造出一套无敌的军队,一个各个都是武林高手的军队。虽然这些人没有至宝在积聚内力上的加成,但好在不要成本,人人可修炼,慢是慢了点,但他手里有人,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手里可是有庞师古、葛从周、杨师厚、张归霸、朱友恭、康怀贞、王重师、李思安、氏叔琮、张归厚、霍存、牛存节、王彦章、刘鄩、刘知俊、朱珍、李唐宾、丁会等一大帮名将。

    不管眼下局势如何,朱温和他的死忠对于他们之后的路,还是充满信心的。

    虽然眼下看起来,很多事情都要他们亲力亲为了。

    其实,于朱温这种情况相类似的,还有长安城的李柷。

    他这突兀成立的朝堂,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备的官僚体制。

    李柷他们建立的这套体制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当然,这里就是简单的一提。具体来说,这里面也是有很多学问的。

    按理说,一个新的朝廷想要建立一套成熟的体制,是需要时间去摸索的。但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这一切仿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长安城里那些大量出生的新生儿里面,多的是为官的天才人物,他们在李柷发出的招贤令上,完美陈述了自己的所学所知,然后在经过崔胤他们这些大臣的整理综合。

    一套看上去颇为完美的三省六部制就这么诞生了。与此而来的,还有那些朝气蓬勃的新面孔,这些人有着完美的际遇和人生,看起来,他们都是为这座新的王朝而生,他们的人生,似乎就带着某种复兴的伟大使命。

    于是,此时的太极宫就有了有趣的一幕,有两万多人的太极宫里,有五千多的官员,而且李柷看起来很是大方,单单是一品要员,就封了二十几位。当然,在外人看来,太极宫里的这些人简直就是肆意妄为,不知天高地厚。当真是以为有神仙罩着,就可分封天下,摇领州郡了。

    不管人们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过...时间似乎是很公平的,任这尘世纷扰,哭的、笑的、闹得、吵得......它自稳稳当当,不急不缓,悄悄流逝,就像是这天上纯洁无瑕的雪花,带着人间世,缓缓上了天。与此同时,子时一到,人们各个缓缓升起。

    这一日,他们有别于平常,他们飞的很慢,看的很清,很远。

    他们飞离了地面,越过了房檐、树梢、高山...他们看着地上皑皑白雪,看着摇曳的灯火,看着灯火映照出的各种图案,牛羊马兔...仙鬼蛇神...

    耳旁有风声,摇晃了雪花,吹拂着众人,人们越飞越高,像是一盏盏缓缓飘出的孔明灯,而随着视野的开阔,人们心胸无限的延伸。

    很多人的目光被那个长安城吸引...

    这个时候,很多人方才从那些密密麻麻的雪花缝隙中,看到一座真正的长安城。

    这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

    有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

    有惶惶威严的承天门...

    有皇城边上的朱雀门...

    有外城的明德门...

    李柷他们那些大唐君臣,已经把长安城视为囊中之物,并将长安城东部设为万年县,西部设为长安县。

    ......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今天是上元节,是灯节。

    所有人的目光,自然是放在那些红红火火的灯笼上。其实,每年这灯节,大部分都是官方定式的,梁朝规定怎么弄,下面百姓怎么照做,朱温这个人似乎有强迫症,非要搞的整整齐齐的才好。

    今年因为局势的缘故,这灯节就过的有些不同了。

    不说天下之大,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是长安城,便有很多不同样式的灯。

    灯龙...灯虎...灯船...灯神...灯人...

    每个人都想用这一刻的目光游便神州,但心怀目的的诸侯,却乘此机会,遥望太极宫,希望借此发现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可惜,这一晚他们想看想找的人,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大家只看得dao那李柷设计的那些古怪灯笼,和灯笼上的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