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未济唐 > 第三十章 重担

底色 字色 字号

未济唐:第三十章 重担

    一个王朝的衰落很容易,只要一个昏君和几个佞臣,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了。

    然而,一个王朝的兴起,那可就是非常难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纵观历史,每一个朝代的兴起,那都是要经过重重磨难和无数考验的。

    没有经过一段血和火的磨难,怎么会有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呢?

    想必,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开创一个王朝,是一件堪比登天的难事。

    但偏偏就有李柷这么一个“天真的人”,觉得有这么一个大唐,会润物细无声的走进每一个人的心中,然后慢慢开放出一朵属于盛世的鲜花,经历春夏秋冬,没有四季不败。或许它会凋零,或许它会消失,但这大唐,应该会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一朵梦的种子,给人希望和力量。

    李柷身在太极宫内,望着宫墙上那些空白的地方,这些残缺,跟人生来带有的残缺似乎是相似的,长安城有墙,有砖瓦,有木屋,人有知识和技能。但这些墙瓦和知识技能之中,仿佛有某种空缺,让人遗憾之余,又不禁神往。

    长安城为什么是这样的,而我们,又为什么的那样的。

    李柷深刻的思索中,崔胤缓缓走了过来。

    “陛下,录事参军马腾已经归来,太平坊王氏兄弟愿意归降。”崔胤说。

    “什么条件?”

    “没有条件。”崔颖答。

    “没有条件?”李柷疑惑,前几日可是听崔颖说,这王氏兄弟极难对付,想要拿下,那也是要花费大代价的。

    “嗯,确无条件,因为那日天地异象,加之前些日子散步传言,百姓之中,已经有多数相信。皆言陛下您是真龙下凡,又得神人相助,那王氏兄弟便是看到天地异象之后,果断投靠陛下的。”崔胤说着,忍不住又在心里打量起了李柷这个年轻的皇帝。从来都是听说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没听说哪一个是孤家寡人便称帝的吧?不过,如果有神仙下凡的话,那便是另一种场景了。

    在崔胤看来,虽然个人武力虽然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但相对于整体来说,少数人的强大并不能改变天下形势。崔胤一直认为,个体的强悍势必要长期屈服整体威势之下的。就像朱温那样,有两件至宝的加持,他的个人实力无疑很强,但别人也很强,他这样的个体并没有摆脱整体对他的束缚,不说李克用那些只比朱温弱上少许的诸侯将领。便是各地那些没有至宝的小势力群体,因为勤修苦练,也可以成为一方小有成就的高手。他们这些地方小高手,虽然单独拿出和朱温差很多,但人数到了一定数量,还是会压制住朱温的。

    换句话来说,个体的增长远远没有达到摆脱群体实力增长的束缚。

    所以,在崔胤看来,这天下的争夺,还是在智谋,在民心等等传统的争夺点。单独只有几个个人实力出众的武将,没有经营好民心和军队部署,那还是不可能凭着一己之力,镇压天下的。

    但吴法的出现和吴法对至宝的认知,算是彻底改变了他脑海当中对个人武力的认识。之前,崔胤见过最厉害的武功高手便是那朱温了,手持两件天地至宝,内力雄厚,硬是用强悍的个人武力和一帮武将,将地方藩镇死死镇压了。若非朱温实力超群,又用武功秘籍收买了一帮死心塌地的亡命徒,那梁朝早就被李克用那些地方藩镇给搅和完了。

    现在,眼前这个李柷,孤身称帝,在世人用力嘲讽他的时候,一个人,哦不,一个神仙的出现,将那些嘲讽无情的给撕扯到风的尽头了。

    这时,李柷在思考,他凝神沉思的样子,一定是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情吧!崔胤猜测。

    “要不我们请老神仙...”崔胤小心试探说。

    “小事而已,不必。”李柷盯着崔胤的眼睛,片刻后说。

    崔胤低头躲闪李柷这道目光,仿佛有什么心思被看透了一般。

    “十六金星秤在老神仙手中有别用,而且,这长安城,不用我写,迟早也会变成我的。”李柷莫名其妙的说。

    崔胤慌张,急忙跪拜。

    李柷见崔胤完全跪下之后,方才急忙抬手,拉起崔胤,真挚道:“崔公快快请起,莫要如此这般,你知道我和老神仙的关系并没有那般亲密,如此一说,你怕是想借此机会,试探下我手中拿杆十六金星秤吧!”

    “不敢,不敢。”崔胤颤颤巍巍,慌忙解释。

    “我知你心意,那十六金星秤神秘莫测,确有诸多玄妙功用,至于是否是你猜测和臆想的那般,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是也不是。我这么说,自然不是敷衍你,天地至宝,从来就没有是或不是,这是天下共知的。如今你我算是君臣,但更是亲友,为了心中共同的目标,为了梦中的大唐,我希望你我之间,可以摒弃成见,共谋发展。”李柷真诚的说。

    崔胤闻言,老泪纵横,被李柷扶起之后,崔胤认真说出一番肺腑之言之后,告退出去了。

    望着崔胤消失在殿门前的背影,李柷略微放松的出口气。

    做皇帝当真是费尽心思的一件事情,总是要演,总是要猜,总是要装。

    崔胤想试探自己是否当真是被李柷的十六金星秤控制,虽然他是真心投诚李柷。而李柷,也避重就轻的说了一句可有可无的废话,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这一次君臣对话,就算是这么过去了。李柷演的还行,毕竟是初谙此道,不如崔胤那般,演的浮夸且自然,浑然天成,不露痕迹。

    太平坊王氏的投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即便不是王氏,也有会别的杨氏或者赵氏,天地异象在出现的那一刻,李柷便清楚的看到了这一切。那天象太过玄幻,五龙盘旋那本就是真龙之兆。事发之后,他就安排崔胤去城内散发谶言去了。

    至于怎么拉拢吴法,李柷想了很多,最可靠的,应该是从小花入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