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都市言情 > 回档一生 > 第十三章,出发

底色 字色 字号

回档一生:第十三章,出发

    福至小区对面是镇中学,很大,附近两个镇的学生都喜欢往这里送。

    不远处有座石桥,下面趟着一条二十来米宽的河,清澈着,安静着。

    靠着桥沿,听听流水,拂面河风,寂静的夏,独特而安逸。

    于子年望着河面上倒映的云彩,陷入了沉思。

    重生两个多月来,于子年已经慢慢习惯身边的人和事,又体验了一回青春的骄纵与飞扬。

    最关键的,是挣到了一笔巨款,有了起步资金,

    人生既然重来,他的性格,也注定不会辱没前世那,那毕业两年就单枪匹马在深圳开外贸公司的勇气。

    其实他特想进入互联网,在这个三次工业革命的精华中翻个浪花,可是也知道,想和做是两码事。

    眼下,他要做的是用手里的资金,变出个现金奶牛,才有走下一步的资格。

    他脑海中的思绪,像根线,接引到了记忆中的03年。

    游戏是这年辉煌的一个标志,但现在的自己明显吃力。

    当然,他不会忘记那个马爸爸和他的阿里淘宝,可惜更加是空中楼阁。

    …

    几翻过滤

    其实,他也想到过外贸,但是马上被否决了,于子年厌倦了那个黑白颠倒的职业,以及那个痛。

    最后,于子年还是把目光瞄准了衣食住行方面。

    说起这个,其实他上辈子有个梦想。

    每次路过福田的一个街角,眼光总会留恋几分。

    总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家高档烤肉餐厅,生意好到爆,也满足自己的吃货属性。

    想到这里,于子年一下子有了力量,记忆中,那种餐厅模式是05年后风靡的。

    现在应该还出现的比较少,它是结合西餐,韩国烤肉以及中餐的综合体结构。

    餐厅规格高,肉质高档鲜美,种类繁多,服务好,还可以满足吃货的动手能力。

    找到了短期目标,于子年回过了神,看了眼自己周围。

    远处有几个小孩在嬉戏,偶尔传来几声笑闹。

    而范方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正与陈利军在河边拍照。

    拍拍停停,不时两人凑一起,看着手机,指指点点,可能是距离,也可能是河水,于子年什么也听不到。

    …

    “醒了?刚才利军说你在思考,害我招呼都不敢打。”

    可能是感觉到了于子年的目光,两女从河边走了过来,范同学用手在他眼前摇摇。

    不过还没等他回话,范同学又说出了一句陈利军红脸的话。

    “其实我是看到两个人发呆,一个站立对着河水,一个侧脸看着某人,那安静的模样,真是羡慕。”

    这话一出,于子年笑了笑,什么都不说了,装回原来的沉默少年,挺好。

    “很喜欢看你安静的样子。”,陈利军是有智商的,不和范方丽纠结那个话题,安静走到于子年面前轻说了句。

    “啊?”,于子年重生前应该是这样的。

    “真是,你们两个。”,范同学无语了,化解也不要太默契。

    …

    闲谈开来

    从范方丽这里得知,袁大头与郭海螺正在和肖叶晴后面来的几个同学在打牌。

    她是孤单了才出来走走的,这帮子同学没一个人理她。

    “其实某个时刻,我也希望是个漂亮女孩。”说出这话的片刻,范方丽的眼神是乏灰的。

    捕捉到她眼神的落寞与无奈,于子年是懂她的。

    但这话没法接,因为她太年轻,肯定听不进什么内在美之类的良言。

    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失意,关键靠自己领悟,倾听也许是最好的交往方法。

    而且每个人的人生修行也不一样,譬如,海螺的追求美好事物,勇往直前是符号。

    又如,于子年用后世的眼光体验这个青春,冷静,发现,抓机会变现是目的。

    再如,陈利军与范方丽的守护与期待,也是一个方式。

    于是,为了宽慰她,于子年带两人走遍了前镇的大街小巷。

    最后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以辛苦的捡球,才得以善了。

    …

    几天下来

    一伙人玩的不亦乐乎,爬山,吃野果,下河抓鱼,还有每天必行的温泉之旅。

    “我打算后天出发京城。”,是夜,几个人在学校的操场话唠,郭海螺喝完一罐啤酒,哈着气说出了自己的行程。

    看了眼范,看了眼其他人,于子年点点头。

    “也好,我和袁大头明天出发汉南市,可以和你们顺一段很长的路。”,这是于子年几天下来的决定。

    反正袁大头开学用的必要东西早就随身带,其他的去那边该买的买,于子年自己也是这个想法。

    “啊,你们不等我啊。”,听到于子年的话,陈利军慢慢吞吞的说了句,十指相扣,脸上少了往日的浅笑。

    “汉中大学开学还十多天呢,到时候我们去汉南车站接你啊。”,袁大头见他没说话,就接了话头,于子年点点头。

    …

    这是一群年轻人说走就走的旅程,当晚回去,抱了抱大姐的女儿,第二天一早,大伙就离开了前镇。

    还是小庙口,平时话不多的于妈一路叮嘱,直到汽车远行,还依然伫立在那里望着。

    儿行千里,都是担心与期待,等候下一次的重逢。

    在省城互道珍重,于子年与袁大头继续前行。

    不过陈利军的临别礼是轻轻拥抱,吓到了众人,也惊到了于子年,姑娘的浓情蜜意,已经让他思索起解决的办法。

    …

    汉南市,

    这些年迅猛发展的一个省会城市,它的政治经济地位对于全国来说,有着意义非凡的重要地位。

    如今,再次重逢,于子年心里有些迫不及待。

    下车,随着人流穿过月台,与袁大头并排通过安检口。

    “汉南,你好吗!我袁大头来啦!”,

    可能是憋坏了,也可能是新鲜,袁大头出了车站安检就大声哟喝。

    他的这个举动很吸睛,但大多是善意的笑笑,也不排除几个鄙视的眼神,但袁大头哪管那多,你鄙视我,我就瞪回去,为此还引起哄笑。。

    “行了,能不给我丢脸么。”,于子年好气的白了他眼,要不是人挤人,他都想避开他。

    “嘿嘿,丢脸?要不我们去买一身大名牌,看谁还敢。”,袁大头咧着嘴,不以为意。

    “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来这么早”,对于他的无赖,于子年识趣的转移话题。

    “管那多干嘛,我老爷子常说要向你学习,所以这事情就交给你了,反正我们不缺钱。”,袁大头背着双肩包,眉毛挑挑。

    “暴发户。”,实在无语了,于子年笑说了句。

    “你也是!”,袁大头搭着他的肩,很认真的点点头。

    …

    拦了一辆的士,两人向汉中广场出发,而袁大头的理工大学距离那里也算不上很远。

    于子年透过车窗,很认真的看着外面的城市,想寻找记忆深处的熟悉感。

    摩天大楼不少,但更多的是在建造中。

    街旁的店面也在逐渐脱离九十年代的痕迹,证明这是一个新老接替的年头。

    街上行人的穿衣品味和沿海大城市基本一致,可以判断出,大家的消费水平处于一个很高的层次。

    于子年还特意留心酒店和餐厅,后世那种林立的局面还没有出现,但是也可以看到雏形。

    侧面证明,整个汉南市,已经有从一个物质追求向精神满足的文明过渡。

    不愧是新世纪初,只要把握了时代感,机遇满满。

    到了现在,于子年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自己之前的决策是对的,是完全可行的。

    时代的尖儿,把握好衣食住行,就等于拥有了金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