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红楼大商人 > 第四十二章:请柬

底色 字色 字号

红楼大商人:第四十二章:请柬

    阴历正月十三之后,贾环明显的感觉到了京都气氛的变化,涌入京的人员明显增多,而且乘轿骑马、峨冠博带者明显增多,他们大多数都带着两个小厮,优哉游哉的,踏着鞭炮的碎红,游在大街上。

    而在街道上,吆喝声里‘之乎者也’、南腔北调,也多了起来。竟给了贾环一种四方会聚的感觉。虽然知道这里面附庸风雅这居多,但如此多的人附了过来,还是让贾环多了些惊奇。

    而更令贾环感到惊奇的是,或许是因为排演的缘故,‘一剪梅‘竟然流传开了!走在大街上,每当身边的过客哼唱着一剪梅,贾环总是在心里升起一股古古怪怪的感觉。

    ……

    而在这天,谢思贤终于调好了身子,从床上起来了。不过他身体虽然好了,精神却没有好,他脸色苍白,神色暗淡,怅然的望着窗外……

    “吱!”门开了。

    谢思贤扭头一看,却见他父亲谢俊正走了过来。

    “孩儿不孝,劳父亲挂念!”谢思贤急行上前行礼。

    看着谢思贤苍白的脸色,谢俊心里一阵怜惜——他这个儿子最可他心意!

    但想到谢思贤竟被气得吐血,心中不禁谓然一叹:“这儿子胸中格局小了些!”

    谢俊一边想着,一边说道:“你才康复,也坐下说话吧!”

    “是。”

    端坐在太师椅上,接过美貌丫鬟递来的茶,轻轻的呷了一口,抬头间见谢思贤依然恹恹的,谢俊自然知道自己儿子的心事,他把茶盏往椅边的高几上一放,说道:“你也不要担心,惟庸所言极是,那贾环年纪幼小怎么可能词曲双全,那一剪梅是不错,但古来名篇有几首!他还管着个铺子,你只要沉下心来,认真准备,倒时在诗会上稍稍出色,保住我闽浙文人名声即可。”

    听了谢俊的话,谢思贤的眼睛猛的亮了——他对自己的父亲向来是信服加崇拜的,毕竟这世上,内阁首席大学士只有一人!

    ……

    北静王府,书房,典雅舒适,北静王水溶白衣似雪,一手执笔,一手捋袖,剑眉微蹙,斟酌着用词。他祖辈为勋贵之首,现在他又得皇帝宠信,也有些文名,历年在诗会上为摆脱挣名的重任就压在他身上了。

    但南方人文鼎盛,文风荟萃,他总是被压趴下,对此他只能在过后长叹猪队友太多,才俊者没有。

    当然他也听到了‘一剪梅’,听说是荣国府庶子贾环所写后,在这个时候,他有一种‘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感觉,真是让他惊喜异常。

    但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随后又传来贾环自认不是他写的消息后,顿时让他的心情从高山跌落到山谷!

    随后他又细细的思索了一下,好像对贾环没有什么印象,本来想召见他的心也就灭了。

    当然努力的不仅有水溶,还有宝玉,贾政早就令他做诗为诗会准备着。而宝玉因为贾环的缘故也是憋着一股子劲!

    当然作为勋贵之家的实权派,王家也是如此,不过王子腾是令他侄儿王仁,儿子王孝等做准备。不过王仁、王孝等并没有诗才,但他们也有自知之明,于是便或请清客代写;或请士子捉刀。

    这些,王子腾之类的主要人物自然也清楚。有的家主甚至亲自请来士子。总之这风雅是要附的,谁也不想让自己府上默默无名,到最后被人认为是不学无术,毕竟天子好文,以文人治国!

    这诗会可是宣扬自家府邸文名的好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荣国府在贾珠中举后,立即挂了块诗书簪缨之族的牌子,甚至在贾珠死后都不愿摘下来的原因。

    当然这就有了上门卖文的寒门士子,以期得到富贵达人的重视,也有想在诗会上一举成名的,这也是街道上士子增多的原因。

    不过对于这里的门道,贾环虽然对诗会起了些好奇心,但并不清楚这些。

    但在十四的早上,贾环却明显感觉街道上的气氛更加浓烈了,各家店铺不仅在飞檐斗角、廊柱上挂上了红灯,而且大多都在铺面前扎了几个花灯,或鱼、或莲、或鸟,造型不一。

    街道上更是熙熙攘攘,最明显的便是婀婀娜娜的女孩子增多了,她们有的是大家闺秀,端庄娴静的,身边跟着两三个丫头;有的是小家碧玉,一身绮罗,东张西望;不时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的经过,其热闹程度,让贾环想到了庙会。

    当贾环来到印社时,韩山正布置着一个宝塔式的花灯。而到了后院,三春早已等在了了那里,寒暄了几句,三春便带着丫鬟嬉笑而去。不过这次晴雯和如意竟然也跟去了。

    “这灯会还真是吸引人呀!”

    独坐在书房里,贾环感慨了句。但想到贾府为了庆祝元春省亲,能请戏班子看一个月的大戏,翻来覆去的看那几个剧目而不腻,可见平时无聊的程度,心里也就释然了。

    而在将近中午时分,孙四方又来访,分主宾坐定后,寒暄了几句,孙四方就从袖子里抽出了一张帖子,递给了贾环。

    “这是什么?”

    贾环一边接过,一边翻着看了看。只见正中间印着一个长发高髻,红裙飘飘,抱着一个大红绣球的丽人。

    绣球上写着两个字——请柬。

    “这是入门证,你没去不知道,那彩排的地方现在己经被用栅栏围住了,没有请柬是进不去的,只能隔着栅栏观看。”

    “额……”

    听到这话贾环才明白了过来,现在人都这么多,要是不隔离开来,那人员还不得爆棚!

    而且不这样,怎么显的出等级!

    “只是不知道这请柬是怎么发放的?”

    贾环一边思索着,一边打开了请柬。却见里面只写了三个字——怡红院。

    而这时孙四方得意洋洋的说道:“我要捧李诗诗,所以预先给她投了二百两银子的花红,到时我们直接到怡红院棚前即可。”

    花红即彩礼,贾环没想到这是否能得李诗诗一见,八字还没一撇呢,孙四方居然出手这么豪了,他不由得笑道:“孙大哥出手大方,定能得美人垂青!”

    谁知贾环刚说完,孙四方却摆了摆手,苦笑着说道:“这却不是我想大方,这而只是北京府府伊赵少阳给我们商户特定的规矩,每位商家必须先定一百两银子花红才能入场,而且每人只能得一张请柬,为了兄弟这张,我是苦苦哀求,并许诺以后将抛五百两银子的花红,他们才给的这一张!这花红里官家有十分之一的抽头!”

    “哦看来这诗会已经由管家主办了!这赵少阳倒是抓住了商户的附庸风雅的心里,也有管理才能!”

    贾环思索着,口中说道:“这真是让孙大哥费心了!”

    其实贾环倒真是没想到孙四方为了一张请柬,竟然又花银子、又使脸的,下了这么的大的功夫!

    再想到自己将要装醉,心里有些歉意。但转而一想,只怕凭孙四方这幅尊荣,只怕在花五百两也难得相见,即使有他助力,估计也是一见即散。

    “我还是给他省下那三百两银子吧!”贾环呷了口茶,打定了注意。

    而在这时,门外传来韩山的声音:“三爷,‘天绫记’张掌柜给你送来了一张请柬。”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