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帝夫 > 第一百零七章 雪包

底色 字色 字号

帝夫:第一百零七章 雪包

    月钱一两至三两!

    这如同一颗炸弹落入池中,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一两银子便足以五口之家,过上一个月富足的日子!

    若省吃俭用,还能剩余不少。

    这时,不论是流民,还是围观群众,纷纷面露错愕之色。

    继而爆发惊天浪潮般的欢呼。

    流民俱都俯首跪拜,一边磕头,一边谢恩。

    只要撑过这个冬天,他们就会幸免于难!

    有些行人面露羡慕之色的看着流民,这般高的月钱,放眼整个长安城都极其少见。

    若他们也能被招用,这个冬天便不用如此拮据了,也能填补家用。

    “刘华,着人去城外搭棚搭灶,熬粥施粥。”

    “喏!”

    刘华应道,便向身旁几人吩咐一声。

    “你们现在可去城外,不久便会有人在那里施粥。”

    叶千歌说罢,便弯身入了马车,立时,一个小小的人儿便挤进了自己的怀中。

    “刘华,让他们将路边的尸首全部移到城外掩埋了。”

    叶千歌心情很低落,他不愿意在外面久呆,不论是流民,还是那一个个触目惊心雪包,都让他的心理承受极大的压抑。

    “喏。”

    刘华深吸口气,从流民中叫出百余个壮硕男子,旋即从一个个雪包之中,扒出一具具尸体,整整七十八具!

    其中,甚至不乏刚出生的婴儿!

    此情此景,惨绝人寰。

    叶千歌放下帷幕,收回眼光,吐出两个字来,“走吧。”

    人群立时散开,马车缓缓往城外而去。

    上千的流民紧紧随在后面,还有那七十八具冰冷,已经失去温度的尸体。

    此时,除了马蹄哒哒的声音,万籁俱寂。

    所有的静默,不知是为了叶千歌的善举,还是为了这七十八个受难者。

    所有的目光全都聚焦过来,叶千歌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沿途闻讯而来的流民,越积越多,尚未出城,便已达两千余人。

    王府的人来的很快,叶千歌出城,便见有人已经在城外搭建木棚,忙碌了起来。

    一些流民主动加入其中,不出一炷香的功夫,一个个木棚耸立而起,一个个炉灶从无到有,不久,几缕炊烟袅袅而起,一袋袋的粮食倒入锅中,不久,一股淡淡的香味弥漫开来。

    所有流民静静候着,小孩老人站在前方,后面才是中年女子和男子。

    竟都没有往前冲挤的迹象,都安分守己的等待着,尽管饥寒交迫,但尊老爱幼之心,却万万失不得一分。

    叶千歌心中触动。

    这个时代,物质条件匮乏,人们生活艰难,朝不保夕,但孝悌之道,礼仪规矩,却已深入人心。

    停留了半响,马车便哒哒的驶向城外。

    城外流民更多,一路上,随处可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之人,有的拖家带口,有的踽踽而行,面目茫然而绝望。

    有的人走着走着,坚持不了了,便往后倒下去,再也爬不起来,一夜之后,便是一个个小雪包。

    叶千歌的心不停抽动。

    人如蝼蚁,命如草芥。

    “将沿路的尸首都掩埋了吧。”叶千歌掀起帷幕,将一幕幕看在眼中,心绪继续往下沉。

    这只是一个冬天而已。

    而这样的场景,每年都会轮番上演。

    更遑论饥荒天灾了!

    死的人恐怕是现在的十倍,甚至数十上百倍。

    马车走走停停,刘华不断让人将路边的死尸掩埋,还不断催使让那些流民去城门外聚集。

    “城门处有人施粥,可让你们填饱肚子。”

    无需多么华丽的语言,仅仅施粥两个字,便足以调动流民的欲望。

    消息扩散的速度,比想象中的快,至少比马车快。

    不用刘华继续宣传,迎面而来的流民越来越多,面上带着几丝激切和欢喜,漫无目的的步伐有了方向,俱都往城门外而去。

    而叶千歌依旧在忙着将沿路的尸首,挖坑掩埋。

    阳光很亮,但只是亮而已。

    映照着遍野的饿殍和冻尸,温度一降再降。

    短短十余里路,竟花去了两个时辰。

    他们不知道,已从多少雪包中扒出多少死尸,能做的,唯有将一个接一个的死尸掩埋。

    “王爷,到了。”

    抱着小甜甜下了车,叶千歌平息心绪,投目看去,马车停在一座石炭矿山前。

    离矿山不远处,搭建了一间大大的厂棚。

    厂棚四周竖立着大大小小的茅屋,正是晌午时候,已有炊烟从茅屋中升腾而起。

    “小的汪长道,拜见王爷!”

    未入厂棚,从中迎来一个人,见来者,面色一变,跪地而拜。

    叶千歌微微颔首,迈步往厂棚走去。

    入了厂棚,里面的景象映入眼帘。

    “哇,这是什么?”

    不待叶千歌说话,怀中的小甜甜,水汪汪的大眼睛睁大,小嘴发出惊叹声来。

    “这叫蜂窝煤。”

    叶千歌将小甜甜放下来,微弓着身子,牵着她的小手,随她慢慢走去。

    厂棚的地面正遍布着,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圆形煤团。

    煤团中间有十二个孔,远远看去,好似一个个蜂窝一般,故而得名。

    “这里的蜂窝煤有多少?”

    “回陛下,已有一万七千多。”汪长道立马道。

    “为何才这么点?”叶千歌皱着眉头。

    “回王爷,多是因为人手不足,且时日尚短,这上万的蜂窝煤,也是日夜赶工做出来的。”汪长道拱手道。

    叶千歌点头,道:“煤炉做了多少个?”

    “一千三百六十个。”

    叶千歌有些不解了,蜂窝煤应是更多,煤炉应是更少才对。

    “殿下,煤炉由专门的泥瓦匠打造,冬季闲来无事,便全都交由他们了。”刘华道。

    “都是王府的人?”

    “是的,全从老爷封地征调过来的。”

    叶千歌点头,“去矿山看看。”

    弯腰抱起小甜甜,一行人出了厂棚,便沿着开辟的山路,往矿山而去。

    矿山不高,只有二三十丈,形似一只大鳖,附近的人,便将此山称作鳖山。

    半盏茶的功夫,便来到了山顶。

    鳖山的煤矿很丰富,地面往下三尺,便可见黑色的煤块,成色极好。

    叶千歌嘴角一弯,这座矿山,便足以让整个长安消耗数年。

    当然,若是以后民众燃煤的习惯养成了,那就支撑不了多久了。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步迈出,积跬步,亦可致千里。

    叶千歌心道,改变便从这里开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